2025年9月8日 —— 在持续追踪堪培拉居民生活感受的第六年,最新发布的《澳大利亚首都地区生活幸福年度调查》显示,截至2024年底,该地区居民的整体幸福感出现下降,约有三分之一的人表示自己的幸福水平处于低位。
尽管数据有所下滑,首席研究员杰基·希默教授指出,堪培拉居民的幸福感仍高于澳大利亚其他地区。“我们发现,堪培拉依然是一座高度宜居的城市——89%的受访者认为他们所在地区非常宜居,这一比例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。”她补充道。
该项调查共访问了居住在首都直辖区的3110名成年人,内容涵盖他们的生活福祉、心理韧性以及对社区宜居性的看法。
生活成本危机被确定为影响幸福感的最主要因素之一。有86%的受访者表示,家庭支出的增长速度已超过收入。为应对财务压力,超过一半的居民改变了食品采购习惯,并减少取暖和制冷的使用以节省开支;超过三分之一的人因经济原因推迟了就医。
年轻及中年群体受到的影响尤为显著。“30至49岁的居民感受最为明显。他们通常背负较高的房贷,还需抚养子女,生活节奏紧张、压力倍增。我们在这一群体中观察到,经济压力加剧了他们的孤独感,”希默教授解释道。
调查数据显示,该年龄段中有近19%的人经常或总是感到孤独,远高于12.4%的整体平均值。此外,高达五分之二的堪培拉人因成本上升而在2024年取消了社交活动。
“许多受访者表示,他们不得不放弃与朋友外出就餐等日常社交,以节省开支用于其他必要支出。可见,经济压力是导致孤独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。”希默教授指出。
不过,调查也揭示了一些积极趋势。2023至2024年间,堪培拉居民参与社区活动和志愿服务的时间有所回升,逐渐恢复至2019年《生活愉快》调查中的水平。
“新冠疫情严重冲击了本地的社区活动参与度。如今看到越来越多人重新投入社区生活和志愿服务,确实令人鼓舞——这一领域的参与人数在过去几年持续下降后,终于出现反弹。”希默教授表示。
在报告发布仪式上,副校长米歇尔·林肯教授强调了大学在推动在地化研究方面的重要作用。“这项持续六年的调查,体现了我们对首都地区福祉的长期关注与支持。从黑色夏季山火、冰雹灾害,到疫情挑战,再到当前的生活成本压力——这些数据为我们理解重大事件对居民生活的影响提供了珍贵依据。”
澳大利亚首都直辖区政府福祉团队的执行经理彼得·罗宾逊也表示,大学开展的这项研究已成为该领域的重要智库,为政府制定改善民生的政策提供了关键参考。“这些洞察帮助我们识别哪些群体在融入社会方面面临持续障碍,从而更精准地回应社区需求。”
尽管最新报告呈现下滑趋势,希默教授对未来仍持乐观态度,并引用以往数据佐证其观点:“在疫情首次封锁期间,我们也曾观察到幸福感下降,但随着社会逐渐适应,第二次封锁时相关指标已有所回升。这说明我们具备在逆境中调整和恢复的能力。我相信,只要共同努力,我们就能为那些幸福感较低的人提供有效支持,逐步提升整体福祉水平。”

